首页 > 健康界 > 正文

二甲双胍能减肥?糖友会越吃越瘦吗?

健康界 时间:2022-08-24 17:52:40 匿名用户

二甲双胍作为走进千家万户的口服降糖药,自1957年问世以来,已经有60多年临床应用史。

随着近年来对二甲双胍不断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除了降糖之外,二甲双胍在其他方面也表现不俗,比如减重【1】。正因如此,一些减肥心切的“胖友”把二甲双胍当作减肥药来用。随手在网上一搜,关于“二甲双胍减肥”的问答帖竟多达23万条,可见减肥的市场潜力有多大。

与此同时,一些糖尿病患者却有着不一样的担心:减肥可以随时停,降糖药可不能停啊!二甲双胍真能用来减肥吗?长期吃会不会一直瘦下去?

诸多研究表明,对于超重和肥胖2型糖友,二甲双胍在减重上确实有两把刷子,但却不能用于普通人群减肥。这是为什么?

这还得从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说起。

减重,是糖友改善代谢后的额外收获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的降糖作用是明确的——

·在外周组织中,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提高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3,6】

·抑制肝糖原异生和分解,减少肝糖输出【2,6】

·抑制肠道吸收葡萄糖,提高GLP-1(胰高糖素样肽-1)水平【4-6】

总的来说,二甲双胍通过减少血糖的来源,增加血糖的去路,从而达到降糖的目的。而当人体消耗的能量长期大于摄入的能量时,体重就减轻了。

目前多项临床试验证明,二甲双胍可以安全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对于肥胖和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控制体重作用。

美国糖尿病预防计划(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DPP)研究,入选3234名糖尿病前期的肥胖患者,随机分入生活方式干预组、安慰剂组和二甲双胍组。在随访2.8年后,三组患者平均体重分别下降5.6、0.1和2.1kg(P<0.001),说明二甲双胍具有减重作用【7】。

那么,对于整天嚷嚷着要减肥、但没有糖尿病、也没有胰岛素抵抗的广大群众,能用二甲双胍来减肥吗?

答案是否定的。二甲双胍有着明确适应证,药品说明书上写得很清楚,它是降糖药而非减肥药。

二甲双胍的“减重”,是超重、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糖代谢改善之后恢复正常体重的额外获益,可以说是“意外收获”。对于单纯肥胖者,二甲双胍并没有确切的减肥作用,盲目使用,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

普通人想减肥,还是那句老话:管住嘴,迈开腿。合理饮食,科学运动,才能在兼顾健康的同时,维持正常的体重。

二甲双胍,超重、肥胖糖友才适合吃?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既然二甲双胍能减轻体重,那是不是只有超重、肥胖糖友才适合吃?正常体重的糖友,会不会越吃越瘦?不是说有胃肠道不良反应吗?

其实不然,二甲双胍的降糖是充满智慧的。

回顾性和前瞻性临床研究【8-10】结果均显示,二甲双胍在超重、肥胖、正常体重的糖尿病患者中疗效相当。因此,体重不是能否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的决定因素。无论对于超重、肥胖或体重正常的患者,国内外主要糖尿病指南均推荐二甲双胍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用药【1】。

还有研究数据显示,二甲双胍在肥胖组和超重组2型糖尿病患者中降低体重作用明显,对正常体重患者体重影响较小【11】。

也就是说,二甲双胍的适用范围广阔,只要没有禁忌证和不耐受,体重正常的糖友同样能获得良好的降糖效益。

此外,在我国体重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达到了腹型肥胖的诊断标准[腰围≥90 cm(男)或≥85 cm(女)]。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超重比例为41%、肥胖比例为24.3%、腹型肥胖患者高达45.4%【12】。

内脏脂肪增加可能是肥胖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13】,而胰岛素抵抗恰恰又是2型糖尿病的核心病理生理机制之一。

二甲双胍能够激活AMPK(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改善肌肉、脂肪、肝脏的能量代谢【10】,减少内脏脂肪。这对于一些“偷着胖”的糖友来说,无疑是有好处的。

二甲双胍安全性、有效性久经考验

糖友们在服用二甲双胍时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但这种胃肠道反应多为一过性,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大多数患者可逐渐耐受或症状消失【1】。

根据《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版)》的建议,二甲双胍一般从小剂量开始服用,在可以耐受的情况下,逐渐增加剂量,有助于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

另外,糖友们还可以选择对胃肠道刺激相对较小的剂型,比如二甲双胍原研药缓释片就属于这种,服药后,药物缓慢释放,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并且吃一次管一天,大大降低了漏服、忘服的概率。

二甲双胍原研药即二甲双胍专利药,是经严格临床试验获准上市的原创性降糖药品,凭借制剂工艺优势及上市前后严格监管,因此具有更稳定的吸收率和较少的不良反应。

总而言之,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的一线首选药物,自1922年被爱尔兰化学家Werner和Bell制备成化合物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临床应用也有60余年,安全性、有效性久经考验。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指出:若无禁忌证,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方案中(A级推荐)。

  编辑:周瑞云

  绘图:寮琴

  出品:《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

  学术指导  郭颖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垂体学组组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分会青年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科医师分会青年组副组长

●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科垂体-肾上腺亚专科副主任

参考文献

【1】母义明,纪立农,李春霖,等.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年版).中国糖尿病杂志,2019,027(003):161-173.

【2】Sarabia V et al.J Clin Invest,1992,90:1386-1395;

【3】Foretz M et al.J Clin Invest,2010,120(7):2355-69;

【4】Zhou G,et al.J Clin Invest,2001,108:1167-74

【5】Forslund K,et al.Nature,2015,528(7581):262-6

【6】格华止欧洲版说明书

【7】《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综合管理专家共识(2016版)》。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6,32(8):623-627.

【8】Ito H,Ishida H,Takeuchi Y,et al.Long-term effect of metformin on blood glucose control in non‐ob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Nutr Metab(Lond),2010,7:83.

【9】Donnelly LA,Doney AS,Hattersley AT,et al.The effect of obesity on glycaemic response to metformin or sulphonylureas in type 2 diabetes.Diabet Med,2006,23:128‐133.

【10】Ong CR,Molyneaux LM,Constantino MI,et al.Long‐term efficacy of metformin therapy in nonobese individuals with type 2 diabetes.Diabetes Care,2006,29:2361‐2364.

【11】邓勋.2型糖尿病患者基线体重指数与二甲双胍单药控糖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

【12】Hou X,Lu J,Weng J,et al.Impact of waist circumference and body mass index on risk of cardiometabolic disorder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inese adults:a national diabetes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survey[J].PLoS One,2013,8(3):e57319.DOI:10.1371/journal.pone.0057319.

【13】项坤三,贾伟平,陆俊茜.中国上海地区40岁以上成人中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J].中华内科杂志,2000,39(4):224.DOI:10.3760/j.issn:0578-1426.2000.04.003.

郑重声明:图文由自媒体作者发布,我们尊重原作版权,但因数量庞大无法逐一核实,图片与文字所有方如有疑问可与我们联系,核实后我们将予以删除。